张家界:随行随想录之一
2012-09-20 09:35:59
  • 0
  • 0
  • 5

张家界:随行随想录之一

 

一诚  2012.8.20

 

    1、去往张家界

    古往今来,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徐霞客到范长江,对于湘西武陵山脉腹地的张家界都未曾耳闻,更不曾目睹。然而近几十年,这块沉默千载的地方突然声名鹊起,横空出世,跻身中华山川名胜之榜首,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壬辰之春,笔者也要去往一游了。

    兰州至湘西路途遥远,走走停停看看,且在主题之外顺便捎带了湖南其它景点,后来又到广西的桂林阳朔,来回竟耗用半月时光。其间胡思乱想,拟得一些腹稿,待回家休整完毕,慢慢打字,就有了下面这絮絮叨叨的闲聊。

    2、向往大自然

    未到张家界,就听说张家界之美在于峰、谷、林、洞,在于野、秀、雄、奇,那是鬼斧神工的造化,那是大自然的杰作。向往张家界,就是向往大自然。

 

笔者定居兰州久矣,巍巍兰山之下,滔滔黄河之滨,未必不在大自然的王国之中。但是大自然的国王有时厚此薄彼,不大公平,有时又神思怪想,别出心裁,结果弄得我辈为了满足追新求异的好奇之心而东奔西窜,辛苦备至。

    当然,这都是自找的,怨不得他人。据说所谓悠哉游哉的旅游者,其实就是离开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花钱买罪受,这正是言之有理,一点不错。

3、敬畏大自然

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之子,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越来越有能耐,就觉得自己似乎可以独立于大自然,进而挑战大自然,征服大自然。尤其是掌握某些“高科技”以后,就更加不可一世了。然而非常不幸,大自然的无情惩罚也接踵而来。人类痛定思痛,终于开始懂得大自然不可欺,是惹不起也躲不起的。

    于是强调天人合一了。敬畏大自然,的确是明智之策。或许,你敬它一尺,它会赏你十丈呢。

4、旅游目标的变迁

记得几十年前,兰州的年轻人“旅行”结婚——当时还不会用“旅游”这个词汇——必然专找东部大城市,到了大城市先看现代化的大高楼、大马路,然后捏着一叠“大团结”直奔大商场的服装鞋帽柜台。

    现在变了,城市里人看人、人挤人、人烦人,以往人烟罕至的山野海滩旧街老镇成为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比如九寨沟风光,过去几乎无人知晓,少数世居其中的藏族同胞和邻近的人们也都视而不见,没有把它当回事,岂料转眼间被视作瑶池仙境了。再如平遥古城和婺源老屋,过去偏僻穷困,没钱改造前人留下的百年产业,自叹落后于时代前进的脚步,岂料转眼间如同出土文物,成了游客争相一睹的宝贝蛋。

若问何以发生如此倒转乾坤的变化?其源盖出于人们的肚皮。

5、旅游引出的肚皮问题

说起肚皮问题,那就既复杂又简单。

先说复杂。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绅士乞丐,总是把吃饭列为第一要务,然而却总是难以彻底解决,一劳永逸。

如果形容生活艰难,便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因为这麻烦透顶的肚皮刚刚吃了上顿,过几个钟头又饿了,又要吃下顿。于是乎,老百姓悟出一条世世代代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唐诗宋词中不乏吟咏青山绿水的千年佳句,可那一定是文人墨客饭后茶余的作品,倘若饿着肚子,绝无那等优雅的创作冲动。想当年红军战士饥肠辘辘走过川北草地的时候,万万不会想到这应该叫做什么“湿地”和“地球之肾”,只知道眼前的险境足以置人马于灭顶之灾。毛泽东诚然是以强调“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而著称于世,颇受褒贬之议,但是他也曾高声疾呼“须知我国有六亿人口,吃饭是第一件大事”,生怕各级领导干部重视不够。

笔者自己在1960年代挨饿多载,深知肚皮问题的重要性和严肃性。那天途径一个大院门口,看见牌子上赫然写道“哨兵神圣不可侵犯”,感觉很对很对的啊,同时想到这肉囊肚皮也神圣,也是不好糊弄的呀!

再说简单。肚皮问题其实也太简单了,大碗饭菜吞下去,立竿见影,马上就天下太平。一日三餐九碗饭,酒肉鱼虾无限量,肚皮鼓起来,就要搞些消食减肥的名堂了。而今旅游时尚方兴未艾,无非就是许多人(当然不是所有人)这些年吃饱了,有点儿撑得慌。从“饿得慌”到“撑得慌”,答案就是这么简单,只不过专家学者们难免要对其深刻根源去掘地三尺,论述百篇而已。

记得高中时候,读到列宁文章中有“百无聊赖和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这样的说法,不禁视为笑谈,心想那位经典作家可真能讽刺人糟蹋人,怎会有如此之事?现在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列宁同志的话是有根据的。且看早早晚晚,众多大妈阿婆在街头、在广场、在河边,伴着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大秀其娇艳舞姿,不外乎肚皮之下脂肪偏厚的缘故。

国际权威机构对旅游给出了一个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百度名片上也有定义:“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这些话都很科学,很严谨,只是不太通俗,笔者试作通俗定义如下:“旅游是人类肚皮问题解决之后一种自愿上钩,外出烧钱减肥的快乐游戏。”

  6、何谓张家界

笔者正在去往张家界的路上。那么,张家界究竟何在?究竟何物?

 

此次出行前确曾查阅资料,做过一些预习功课,也为此费尽了脑筋。最后理出的概念为以下5点:

1)张家界是湖南西北部一个省辖地级市的名称——张家界市(即1994年更名前的大庸市);

2)张家界是这个地级市所辖武陵源县级行政区中一个森林公园的名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3)张家界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所辖三个居委会之中一个的名称——张家界居民委员会;

4)张家界是一片举世罕见的奇山异水;

5)张家界是一棵野生于万年深山而被人类不久前发现的摇钱大树。

清楚吗?糊涂吗?看来,一个小地方一旦发现大宝贝后,鸡犬升天,可能会很“杯具”的。无独有偶,安徽的黄山也有一些此类弯弯绕,足以使游人开阔狭隘的眼界,并使其智商获得锻炼提高。

7、风雨张家界

久久向往的张家界到了,张家界以其微风细雨表示欢迎。景区颇大,想来必有多个出入之路。我到的这处大门乃一九层高塔,高塔进口有胡耀邦手书“武陵源”的匾额。浓暗雨雾里,游客们五彩斑斓的雨伞雨衣显得格外鲜艳。

 

 

乘坐景区环保车,抵达一个叫做“水绕四门”的地方。从这里出发,既可乘坐高达300多米的“百龙电梯”升至山顶观光,游览袁家界、天子山等景点,亦可溯流而上,进入全长5700的金鞭溪大峡谷。我在两天里分别走完了这两个方向的游览线路。

两天时间两条路,一样风雨一样雾。张家界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49月份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73%。此行时值4月中旬,还不是雨量最大的时候,然而每日与风雨同行,仍属于正常的旅游生活。

 

 

有雨并非坏事,云雾是这里最多见的气象状态。雾色忽浓忽淡,云海时起时伏,危峰幽谷若现若隐,层峦叠嶂朦朦胧胧,直觉此刻眼前呈现的是那九霄之上的琼楼玉宇,不禁飘飘欲仙,恍如梦境。虽然撑着雨伞,仍有细细的雨丝扑面而来,感到凉凉的,痒痒的,原来自己仍在人间。于是赶紧在伞下举起相机,抢拍那美不胜收的一幅幅水墨图画。

在我之前好几年,老伴曾经游过张家界,这次观看我带回的风雨照片,遗憾地说:我去的那时候天太晴了。——咦,世间竟有埋怨天晴的事情?是啊,张家界之美,的确是“岂有此理”,的确是“莫名其妙”!

8、瞬时阳光中,那亿万年造化的奇山异境

亿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海洋。沧海变桑田,复杂的地壳运动和长期的流水侵蚀,造就了张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适宜的气候环境,丰富的雨水滋润,养育了张家界苍茫而又秀丽的林海山溪。这里的风景,完全没有经过人工的雕凿,人工哪会有如此壮伟的气派?人工哪会有如此奇妙的想象?

从千丈高的天子山步行走下,数千级石阶颠得小腿肚子生疼,而一步一换的丽景幽色又让人留连忘返。突然,发现前面几个山头光彩闪耀,转眼又被飘来的薄雾遮盖,原来是太阳穿透云层的缝隙,瞬间投下一束灿烂的辉光,而周边依然是烟气缭绕,蕴藏神秘。

 

 

 

远有峰林雾色轻染,近有危岩色彩斑斓,挺拔的高树环绕,小巧的山花点缀,我既庆幸自己不虚此行,又感叹自己作为匆匆游客,无法在此尽享自然,常抒胸臆。不过,这也就够了,知足者常乐,旅行者亦当如此。观风览景,也要既尝着点儿,又欠着点儿,才会有个念想,有个追求。

话说回来,虽然张家界景色不俗,可是此地的一方主人为之编造的传说故事就太俗套了,什么汉留侯张良、什么某朝指挥使张万冲、什么猎户张家雄,神神道道,打打杀杀,全然一派胡言,低能瞎编。

我想,真正的稀世风景应该不需要以新编的史话来吸引万方游客。张家界天生大美,武陵源神秘奇观,这便足矣,莫要以善意的无知煞风景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